纵观110年利泰历史,你所看到是太仓利泰-一个百年企业的崛起,更是中国纺织业这头雄狮一步步觉醒的见证。



  • 1905-1929
  • 1930-1949
  • 1950-1979
  • 1980-2009
  • 2015-2025
  • 基业初定 1905-1929
  • 纺织救国 1930-1949
  • 开拓跨越 1950-1979
  • 全盛繁荣 1980-2009
  • 走向国际 2015-2025

1905年,太仓本地绅士蒋伯言等三人受实业救国思潮影响,开投资纺织之先河,集资规元50万两办厂,取名济泰纱厂。


1906年,纱厂建成投产,工厂拥有英制细纱锭1.3万枚,日产面纱30万件,始创太狮牌为商标。

太仓第一家棉纺厂,中国棉纺织工业的前驱,由此诞生;太仓利泰纺织厂有限公司的事业,由此奠基。


1915年,改名为济泰恒记纱厂,并扩充设备,增添纱锭6000锭,蒸气引擎一台,锅炉二台,添建新厂房。

时逢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,西方国家工业发展处于低谷,利泰作为最早一批国内实业企业,带领着中国民族工业发展。


1928年,调整机构,建立新的董事会,并推选上海著名工商业人士顾馨一为董事长,以醒狮、和合、耕织为商标,在沪设立利泰公司上海事务所。


1928年,利泰纱厂设计启用“醒狮”作为产品商标。“醒狮”牌棉纱开始销往全国,远至广东、江西、四川等地,获得持久盈利和全国影响。

  • 左图:本邑富绅蒋伯言等人于1904年(光绪30年)集资规元50万两办厂。图为利泰先辈1904年(光绪30年)买的地契。
  • “醒狮”商标于1928年使用在新建的厂部工厂大门上方。
  • 左图:解放前工厂间鸟瞰图
  • 图为20世纪30年代利泰广泛使用的“醒狮”商标,同时使用的还有“和合”商标。
  • 图为20世纪30年代利泰广泛使用的“醒狮”商标,同时使用的还有“和合”商标。

1930年,利泰开始扩大产品原材挑选的精度,远赴山东、湖北等地采购原材,并在沪向外商洋行定购美棉和印度棉。


1933年,改选董事会,张啸林任董事长,杜月笙任董事。


1932年,改选董事会,杜月笙、张啸林成为利泰的股东,后来董事会进行改组,增选杜月笙为利泰董事。


1937年,抗战爆发,利泰公司仍开工生产至敌军进驻沙溪,为员工发米送行,维持员工生计,职工全力联合护厂,厂部财产得以保全无损。


1938年,时任总经理朱静安在抗战时期,抱着一片爱国势忱,响应上海各界抗日救国会的号召,积极捐献棉花、纱布等物资,支援抗日前线。


1939年,日寇强占利泰厂区,朱静安遭受折磨,体力不支,医治无效,于1939年春病故。


1941年,抗战时期,日伪军严格控制棉花,利泰一度冒险采购棉花,白天停车,夜间开车,工厂处于半停顿状态,经济几近濒临破产。

  • 左图:姜育仁,利泰纱厂创始人蒋伯言先生的侄子,1926年-1949年间任利泰纱厂董事,1935年-19942年间曾任利泰纱厂厂长。

    右图:陈鹿苹,1946年—1949年 间任利泰纱厂董事兼经理。

  • 左图:殷子白,1929年任利泰纺织纱公司董事。

    右图:朱丹初,爱国人士,1946年起任利泰代总经理,1954年公私合营后任私方副厂长,以后历任太仓县政协副主席、县工商联主任,苏州市工商联副主任,江苏省工商联委员,江苏省政协委员。

  • 左图:杜月笙,1935年起任利泰纱厂董事,1946年—1949年间任利泰纱厂董事长。杜月笙是旧时上海滩名人。

    右图:陆京士,1946年—1949年间任利泰纱厂董事。陆京士是杜月笙大弟子,解放前夕去台湾后曾任台湾“立法院”国民党部“立法委员”召集人,国民党中央政策委员会副秘书长,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召集人。

  • 1946年私营利泰厂校师生合影

  • 1947年私营利泰厂校师生合影

  • 利泰纱厂20世纪40年代的机器设备,是当时全国最先进的纺纱生产设备。

  • 左上图:私营利泰厂旧貌—本厂东门头;右上图:私营利泰厂旧貌—原料运厂起卸;

    左下图:私营利泰厂旧貌—公务处实验室;右下图:私营利泰厂旧貌—原动科锡炉间。

1954年,新中国建立后,利泰公司重获新生,获准公私合营,后利泰在江苏全省中成为被批准公私合营最早企业之一。


1958年,利泰在新中国开始进入健康发展时期,彼时,在技术和生产上都处于中国纺织业乃至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前沿,企业接通上海电网,结束50多年蒸汽引擎的传统历史,生产力得到解放。


1961年,利泰厂在党的领导下,经过一系列改革,成效显著,全国厂际竞赛检查评比中被列为先进,被评为全国纺织工业的先进单位,中央纺织工业部和全国总工会颁了先进红旗,省纺工厅和省总工会也颁发了先进红旗。


1966年,利泰转为国营,更名“国营太仓棉纺织厂”,工厂已拥有纱锭24800枚,职工1000人,资产总额496.65万元。成为当时最具规模的棉纺企业之一。


1979年,“醒狮”商标在中国工商局注册。

  • 1954年利泰纱厂的工商登记执照

  • 1957年,接通上海电网,结束了利泰50多年蒸汽引擎传动的历史。
  • 班前组织学习
  • 技术培训
  • 全国人大代表、省劳动模范曹凤娣

1980年,国家实行改革开放,利泰进入快速发展时期。

1982年,1985年利泰三次受省政府嘉奖,1988年被评为省先进企业。


1980年,蔡生荣书记、朱永刚厂子主持建成第一、第二织布车间,引进272台喷气织机达标生产,利泰结束88年单纺厂历史。开展开大规模高起点技术改造,先后引进瑞士立达清梳联、精梳机,德国、日本自动络筒机等大批先进设备,装备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。


1979年,改革开放以来,利泰纺织厂开始与采取国际主流的贸易方式,与香港华润纺织品有限公司、江苏省纺织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三方合资,建成2万纱锭华利公司。

利泰获得自营进出口贸易权,从此,“醒狮”牌产品开始销往全国,源源不断自营出口香港、韩国、日本及欧、美市场,企业年均创汇超过千万美元。


1984年,更名为太仓利泰纺织厂。

1981年,利泰上缴的利税占当年全县财政收入的80%,太仓利泰纺织厂在太仓经济建设中长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

此时,利泰已经成为太仓最重要的支柱性企业,开始影响区域的发展,利泰开始无私帮助社办小纺厂提高棉纺技术和管理水平,在“醒狮”产品的辐射影响下,太仓逐步形成了全国闻名的纺织基地。


1981年,利泰扶持社办小厂张家港塘桥化纺厂尊称利泰为“师傅厂”,即现在的华芳集团,现已拥有200万纱锭,成为国内第二大纺织企业,“华芳”商标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。


80年代,利泰公司选派技术骨干远赴苏丹、巴基斯坦,援助发展中国家民族纺织工业,利泰援外专家不仅将一流的纺织技术带往国外,更以优秀的工业水平和道德,赢得了很好的声誉,体现了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。


1985年,利泰进入全盛时期,建成织布车间并投产,其七层办公楼为沙溪镇第一高楼,为太仓第一高楼,站在楼顶俯瞰太仓,目及遍野皆是因利泰而繁盛的各大经济村。

此时,利泰工厂的产值,占整个镇近40%之多。著名作曲家丁善德为厂歌谱曲,受省政府嘉奖。


1989年,袁俊才厂长被评为全国纺织工业系统劳动模范。省委书记韩倍信视察利泰公司。纺织总会会长吴文英视察我厂并题辞“开拓创新”。


1990年,利泰公司树立了一只巨型的雄狮铜像,立于厂门前广场,雄狮奋迅的姿态,是改革开放初期实业人昂扬抱负的写照。


1993年,60台日本丰田喷气织机到厂,当年织布154万米,结束了利泰88年有纺无织的单纺厂历史,标志着利泰成为纺织全能企业。


1994年,1995年两次添置48台和12台日本丰田喷气织机,投资6000万元的一织车间全部竣工。


1993年,利泰在全国最早开发成功腈棉混纺产品,最快形成批量销售,利泰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腈棉纱生产企业,“醒狮”牌腈棉纱形成国内垄断地位,独步市场,引导国内消费潮流;同时,“醒狮”牌腈棉纱占据香港、韩国同类产品50%的市场份额。


1994年,利泰继续扩大生产规模,引进60台日本丰田喷气织机,形成120台织机生产能力。司威达SWD服装面料评为省优秀新产品金牛奖。前纺员工唐美琪评为全国纺织工业系统劳动模范。


1999年,利泰企业实现自营出口,开始开拓国际市场;全棉精梳、普梳纱质量达到乌斯特公报5——25%国际先进水平,60%外销国际市场,占据韩国同类产品50%的市场份额,产品销量及声誉历久不衰。


2001年,利泰改制成为国家参股,更名为太仓利泰纺织厂有限公司。

投资1.2亿元建成5.3万锭四纺车间和大型并线厂,形成16.5万纱锭(含华利)、272台喷气织机、2万线锭规模,资产总额超过5亿元,销售收入突破6亿元。


2002年,利泰在沙溪民营经济区批租土地94亩,投资1.2元建成四纺车间,该车间配置德国清梳联、高速并条机,瑞士立达精梳机,日本村田自动络筒机等大量先进装备,形成5.3万纱锭规模、装备性能省内同行业领先的新型纺纱车间。


2003年,利泰人再次引进日本丰田喷气织机40台,利泰形成272台喷气织机的生产能力,实现织布100%无梭化。

利泰名列中国棉、化纤纺织工业纳税十强第三名。


2005年,利泰百年厂庆,企业第7次评为中国棉纺织行业前50强“排头兵企业”。被列为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第三届理事单位。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题词:百年利泰,醒狮名牌。


2008年,利泰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。投资1.4亿元人民币建成6万纱锭新型纺纱车间,设备性能国内同行业领先,“醒狮”牌开始足以代表高端纱、线产品,特供日本东丽、宁波申洲、上海三枪等著名大企业集团生产名牌纺织制品。利泰开始进入建厂百年来发展最快、业绩喷发式增长时期。

  •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题词:“百年利泰,醒狮名牌”
  • 原纺织工业总会吴文英视察利泰后题词:“开拓创新”
  • 原中国纺织会会长吴文英视察利泰合资企业
  • 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理事长徐文英在利泰百年庆典上发言,对利泰快速发展的业绩给予高度评价。
  • 左上图:全国政协委员渊木在朱永刚总经理陪同下视察利泰;右上图:原纺织部副部长刘衍视察利泰新厂房;

    左下图:公司领导和利泰援助苏丹人员合影留念(1987年);右下图: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许坤元视察利泰。

  • 左上图:前纺并条车间一角; 右下图:清纲联设备
  • 2002年,利泰人在沙溪民营经济区,投资1.2亿元建成四纺车间。

2013年,公司研发机构——“苏州市汉麻纤维纺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”正式挂牌,被评为苏州市“能效之星”三星级企业、苏州市两化融合示范企业、太仓市“十佳管理创新企业”。


2015年,利泰纺织正积极实施“丝绸之路经济带”战略,境外投资12万纱锭项目正式获得乌兹别克斯坦国家总统令,项目一期工程在卡什卡达里亚州卡尔希市奠基。

  • 库尔勒纺织产业园局部效果图
  • 库尔勒纺织产业园局部效果图